我们需要理性的推敲和思考标识设计中各构成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其艺术手法和客观规律,从而使标识系统无论在视觉语言的表达上还是在内在元素的提炼上都更加简练、明确、统一和完美。标识设计的形式法则有很多,如对比、调和、节奏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标识功能并与导视系统形成良好互动。本文先就常用的对比法则加以探讨和介绍。 标识设计中的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表现客体进行比较,相互衬托和映射,从而使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性格更加鲜明和强烈。比如:大与小、尖与钝、长与短、宽与窄、粗与细、黑与白、凹与凸、方与圆、薄与厚、轻与重、弯与直、前与后、上与下、动与静、水平与垂直、清晰与模糊、感性与理性、中式与西式、现代与古代的对比等,不一而足。标识设计中较多使用的对比有:形状对比、面积对比、色彩对比、虚实对比四种。形状对比:世间万物,其形各异、其性不同。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本身就存在着对比关系。在标识设计中,通过形状的比较,使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个性更加鲜明。在强调对比的同时,还要注意调和,过分地强调对比或过分地强调统一都是片面的。
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导视牌的位置、大小、材料等方面。导视牌的造型、设置和布局等应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需要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控制导视标牌的高度、视距、间距以及字体大小等。通常远视距为25米-30米,中视距为4米-5米,近视距为1米-2米;悬挂高度为2米-2.5米;中英文字体的大小比例为3:1;字体以标准中文黑体字为主,连续设置的间距为50米。有些导视牌在位置上存在问题,如被大型物体或者建筑、树木等遮挡。在杭州西湖一带,室外的导视牌大多采用木材,这样只考虑美观却忽视了材料局限性,因为南方雨水较多,木制的标牌容易腐烂。在导视系统设计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室外因素,如高低温,雨水、大风、沙尘暴等。相关设置可参考导视系统设计标识设置规则。
导视系统设计在环境中主要有四种属性:一是导向指示的功能属性;二是作为环境构成的一部分,必须要融于环境、服务于环境,可以将其风格、文化升华,但不能与环境割裂;三是由于在环境中起到的引导作用,它始终处于人们目光的聚焦点,成为极易引起受众关注的视觉中心;四是在环境设计的点、线、面中,导视系统起到的是由点及面、以点代面、线面成形的作用。
导视系统设计定位要结合组织文化、行业特性、民俗风情、受众人群、场地环境、地理气候特点等各种因素,全面权衡,统筹规划。总体目标是导视明确、层次清晰、位置醒目、分布合理,同时可将导视设计中的品牌战略与标志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导视系统设计定位是一个全局性、统领性的问题,一定要事先与业主深入交换意见,充分调研,深思熟虑,否则很容易因定位问题招致导视系统设计满盘皆输。
纵然导视设计的美学诉求是设计师考虑的要点之一,但归根结底导视系统之美是为其导向指引功能服务的,不然再美也是无本之木。从各个角度而言,导视设计的方位指示功能始终是其第一要素,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试想在偌大的公共空间,导视设计若不能有效进行方位指示,则再美的导视风景对于迷路的人来说也是无心留恋的。所以,无论何种场合、何种导视设计,都不能为了突出导视设计个性和美观而淡化其方位指向作用。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用导视之美吸引关注的目光,从而凸显导视设计的实际作用。导视设计以满足客户和受众实际需求为第一要务,它向受众发出明确清晰的方位指示,让他们身心愉悦地毫不费力地接受导视信息,进而有序而快速地穿行于公共空间。信息化建筑时代导视设计充满了机遇,因为设计师可以借助更多也更智能化的导视载体;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因为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空间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导视系统色彩要根据和谐、均衡、个性鲜明的原则,选择符合环境特点、迎合大众审美心理、适应国际潮流的标准色彩。作为导视系统的色彩不仅应该色彩明确,易于识别,让人记忆深刻,还要与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需要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民俗相符,注意特殊颜色所能代表的特殊含义。导视系统设计个性色彩的体现是依赖于共性的,共性的认知又在个性的色彩中得以体现。一般导视系统都运用比较醒目的色彩,以便于发挥它最好的引导与警示作用。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也需要运用相适应的导视系统色彩,例如医院一般运用比较柔和的色彩,既避免了使人心烦气躁,又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而不是运用过激的醒目的颜色,那样会引起病人烦躁不安,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就是按照人们常规的视觉习惯:红色一般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示,绿色代表允许等,比如常见的交通导视系统设计中十字路口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导视标牌制作也涌现出各种新工艺新手段。丝网印刷无疑是最经久耐用的,但与丝网印刷和覆膜技术相比,数字印刷具有天然的优势。原因在于数字印刷的个性化和便利性尤为明显,比如导视标牌制作过程中的局部图像需要更换,只需数字编程直接将图片更换就行。无论从价格还是效率的角度讲,均特别适合大批量印刷。究竟使用何种制作工艺,需要根据导视系统标牌信息内容及要求而定。
一个完整的导视设计作品,需要运用多种设计语言,如形状、色彩、图形标识、文字信息等。有了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和想象力的无限驰骋,才能达到令客户满意的导视效果。这其中,由于色彩的识别性、符号性和明确性,在导视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导视设计师如果精通了色彩这一工具,就具备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色彩应用对导视设计极其重要,不但起到了强化标识、突出显示及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不同的色彩能彰显品牌定位,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导视系统整体流程可分为调查、诊断、规划、设计、制作、安装、维护等几大步,上回我们讲了导视系统设计流程,此次我们为大家讲一下导视系统制作工艺流程。制作工艺流程是否科学和规范事关导视系统设计目标的实现及系统的优劣,应引起甲乙双方的高度重视。导视系统效果图是导视设计内容的一部分,它有着确定布局、奠定色彩、核对内容、调整结构的作用,可以在整个系统中反映出视觉的整体效果。同时,有了效果图,还可以把图中标识的内容加以细化和明确,把相同色彩的导视文字与符号能合并的合并,能分拆的分拆,以便把制版的数量减到最少。
导视设计元素则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视觉.视觉是一个生理学词汇,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细胞兴奋,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 vIsion)。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利用视觉可以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在视觉记忆的等级中,人类最先记住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次是数字,最后才是文字。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围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